不同于市場存在的普遍悲觀,作為一名一線操盤手,來自龍湖的張桐對樓市在今年的“金九銀十”更淡定:優(yōu)質項目300%的成交增量,坐實了今年樓市“金九銀十”高開;盡管隨著積壓需求的逐步釋放,10月開始市場的回落狀態(tài)比較明顯,但不可否認,“認房不認貸”政策還是激活了市場需求。
他也用一線第一手數據解釋了為什么到訪率提高、轉化率卻下降:政策帶動了部分沒有急迫購房需求的客戶入市,這部分群體的落簽速度要慢一些。用他的話說,對于當下的市場,“抓住確定的”是買賣雙方能做的。
直接成交呈現“低-高-低”的過程
“銷售疲軟、不及預期,哪怕市場開始回歸冷靜,但‘金九銀十’到訪量的明顯增長,是一個實實在在的情況。”自去年末入市后,張桐和他所操盤的龍湖御湖境也先后經歷了北京樓市的冷與熱。對于北京樓市新的變化,張桐也表示肯定,用他的話說,新政釋放前后,市場成交量經歷了“低-高-低”的過程,但到訪量帶來的置業(yè)需求,會在未來陸續(xù)釋放。
據張桐介紹,“金九銀十”的市場有兩個“明顯”:9月前兩周成交明顯,市場整體表現不錯,項目成交有接近300%的增量。但隨著積壓需求的逐步釋放,10月開始市場的回落狀態(tài)也比較明顯。
但不可否認,“認房不認貸”政策還是激活了市場需求。“如果對6、7月的市場有關注,當時的市場狀態(tài)是特別冷的,那時的客戶量、到訪量、成交量都呈現一個快速下滑的態(tài)勢。北京因為新房項目比較多,7月底整個新房市場的掉量是十分厲害的。”
在張桐看來,“認房不認貸”是針對北京樓市變化的調節(jié)性政策。從大的市場狀況來看,政策出臺后,剛需和改善都有很大幅度提升。剛需激活的,是自己在外地有貸款,“認房不認貸”出臺后,手里的房子從二套變首套的那一部分人;而改善型需求激活的,是自己在北京已經有套房子,面臨換房需求,但苦于高首付的壓力,“一賣一買”也是二套變首套的過程。
其實近兩年,房地產市場整體都不太好,包括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,市場也沒有一個好的“持續(xù)期”,利好政策不斷出臺影響市場變化,而針對性才是政策調整的意義。“如果是單純的降低利率,對這波釋放客群的影響并不大,‘認房不認貸’才能解決核心問題。”張桐直言。
觀望客戶“闖”入拉低了轉化率
新政出臺初期,各種“一周賣之前兩個月的量”屢見報道,“金九銀十”也開了一個好頭。然而在集中“跑量”后,也出現一些購房者因“不冷靜”而退房的情況。對于項目到訪轉化率,張桐也給出了一個頗為客觀的數據:以御湖境項目9月為例,龍湖統計過9月一個月的到訪量,與7、8月的單月進行比對,基本上漲60%左右,到訪量擴至1.6倍。
但據張桐介紹,因到訪量集中爆發(fā),項目轉化率也隨之出現些許下降。分析背后的原因,張桐直言,轉化率的下降,是因為政策所帶動的還有部分“看熱鬧”的客群,當下沒有急迫的購房需求,只是因為有所關注,想要走出來看看?;蛘哌€存在一些抱著“撿漏”心態(tài)的客群,怕市場因為政策漲,又怕自己錯過了“撿漏”的時機。
張桐也給記者算了筆賬,一般來說,改善型項目的轉化率都在10:1左右,也就是到訪100組客群,大概可以成交10組,政策出臺后,項目到訪客群在每周400組左右,以單周成交計算,目前的轉化率在12:1的狀態(tài)。
“我們項目本身更多針對改善客群,現在的購房者普遍目標比較明確,有需求才會花時間去了解。政策雖然拆分出真正有需求的客戶,但一些觀望的客戶也‘闖’了進來,他們的成交周期會長一些。”張桐總結稱,“金九銀十”的到訪總量是提升的,轉化率雖稍微有所下降,但總成交量是有提升的。
擴大“需求池”
然而在市場層面,9月北京樓市的利好行情并未延續(xù),從9月下旬開始,市場熱度開始回落。進入10月,政策影響持續(xù)減弱,國慶黃金周期間北京樓市成交未達預期。諸葛找房數據顯示,今年“雙節(jié)”期間,北京新建商品住宅成交116套,日均成交量為15套,較去年假期下降48.2%。
面對恢復冷靜的市場,張桐也給出了自己的看法:市場還不到“熬”的時候,只是一些需求釋放要慢一些。
“新房也好,二手房也好,總體提振需要信心和購買邏輯,首先需要擴大‘需求池’。”張桐給出的邏輯,如果池子變大之前,只有10個人去買房,那不管什么政策都無法施展。當市場有1000個人買房時,這樣一個“需求池”的市場,肯定比10個人的要好。“2022年好多客戶都說,‘我不知道北京樓市行不行,反正我肯定不行了’。大的池子縮量之下,北京樓市去年的冷也在情理之中。”
從這個層面來看,“認房不認貸”政策出臺其實是起到擴大“需求池”的作用,它實際上帶來了客戶的增量,目前雖然趨于平緩,但還是超過了9月之前的水平。9月初表現得特別好,是之前被限制需求的集中釋放,把一些“急迫”人群釋放出來了,因此也造成前兩周的高增長,或者說“火爆”的場面。
“房地產從業(yè)者都清楚,任何一個新政策出臺,都不可能帶來一個特別高的持續(xù)效果,但是它必然會帶來一些市場的關注。”張桐直言,自己和同行近期接觸的一些客戶,并不是因為政策因素才出來看房的,只是覺得,有政策加持之后,市場可能會好一些。“政策所帶來的市場這樣一個表現狀態(tài),它的帶動效果,才是我們愿意看到的。”
更重要的是抓住確定性
在宏觀經濟面臨壓力、房地產行業(yè)持續(xù)下行、購房者置業(yè)信心消退等多重背景下,也給張桐等房產一線從業(yè)者帶來了更多壓力。面對如此狀況,他們又該怎么做呢?
“作為開發(fā)商,要做的不只是預判政策走勢,更多的也是對于市場的解讀,要抓住確定性。”張桐直言,御湖境之所以落地順義,現在還上新御湖境二期,也是因為順義主城區(qū)多年新增供應較少,尤其是改善型需求已經積累了一定的量,這部分需求,哪怕沒有政策加持,也會有一個較好的釋放,這方面才是開發(fā)企業(yè)所能把握的。大周期和小趨勢之下,要抓住確定性。
此外,項目品質也是開發(fā)商所能把握的確定性。“房子是大宗消費,也是生活幸福度的重要指標。如果房子戶型差、質量低,小區(qū)物業(yè)服務不好,周邊配套也不健全,購房者是會‘挑剔’的。”在張桐看來,行業(yè)品質“卷”起來是好事,專注品質的開發(fā)商才能走得遠。“尤其是當房子回歸居住屬性之后,給客戶提供一個舒適的好產品,顯得尤為重要。”
本網站所有內容屬北京商報社有限公司,未經許可不得轉載。 商報總機:010-64101978 媒體合作:010-64101871
商報地址:北京市朝陽區(qū)和平里西街21號 郵編:100013 法律顧問:北京市中同律師事務所(010-82011988)
網上有害信息舉報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:010-84276691 舉報郵箱:bjsb@bbtnews.com.cn
ICP備案編號:京ICP備08003726號-1 京公網安備11010502045556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1120220001號